首页 > 资讯 > 完整章节阅读我为大明续命三百年(叶轩魏忠贤)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《完整章节阅读我为大明续命三百年》叶轩魏忠贤免费小说

完整章节阅读我为大明续命三百年

完整章节阅读我为大明续命三百年

昆吾

本文标签:

完整章节阅读我为大明续命三百年火爆上线啦!这本书耐看情感真挚,作者“昆吾”的原创精品作,叶轩魏忠贤主人公,精彩内容选节:<p>我为大明续命三百年是一部让人热血沸腾的小说,故事情节紧凑、扣人心弦。读者们为主角叶轩所展现出的坚韧和勇气所感动。已经连载至第1216章 两手准备,强硬的兵部尚书,总字数已超过2547199字,成为了众多读者心目中的经典之作。</p><h3>书友评论</h3><p>历史书写好很难,这本算不错了</p> <p>看看:火之虎:写的明朝末世,就不会相信现在的历史书了啊!</p> <p>一件小事罗里罗嗦,没完没了。</p> <h3>章节推荐</h3><p>第704章 同行者,疑是另一位穿越之人</p> <p>第705章 打不过就加入,思想碰撞</p> <p>第706章 大明皇家商号,苏州减赋</p> <p>第707章 政通人和,驾临南京</p> <p>第708章 祭奠孝陵,向太祖吐槽</p> <h3>作品阅读</h3><br>身为臣子,为君分忧,皇帝病重无法处理,难道大臣们不能处理了吗?<br><br>砰!<br><br>一直面色平淡的崇祯将奏疏拍在龙案之上,暴怒道:“这群狗官,只知道结党营私,争权夺利,丝毫不顾忌百姓死活,这种事情都不上报,<br><br>陕西巡抚都是干什么吃的,三边总督、内阁又在做什么?<br><br>怒骂了几句后,崇祯慢慢的平复了下来,陷入了沉思之中。<br><br>为什么会发生民变,因为吃不饱。<br><br>为什么吃不饱,因为苛捐杂税太重,这是表象。<br><br>最根本的问题在于,百姓的耕田太少了、产出太少,耕田大部分集中在宗室皇族、士绅手中了。<br><br>不将田地给弄出来,朝廷就算是免除一切苛捐杂税,都无济于事。<br><br>崇祯这段时间看过户部的记载,北方夏麦秋粟亩产2石,南方稻麦两熟田亩产3石,这么算下来,平均亩产两石半,也就是380斤左右。<br><br>而人均不足2亩田地,若是遇到水灾、旱灾、蝗灾等等的,能一日三顿粥都是奢侈,更别提朝廷重税和士绅官吏的层层盘剥了。<br><br>解决粮食短缺问题,可以从两方面入手,一是让百姓有更多的田地,产量不够,那就田地地数量来凑。<br><br>人均两亩不够,那就三亩、五亩,甚至十亩。<br><br>这话说着简单,但真要实施起来,困难无比。<br><br>大明两百余年,历

来源:ffsjzddi   主角: 叶轩魏忠贤   时间:2024-03-26 02:41:27

小说介绍

“昆吾”的《我为大明续命三百年》小说内容丰富。精彩章节节选:【权谋 热血 争霸 杀伐果断 无系统】“玩我呢,你要穿越就穿越到成化、弘治、嘉靖、万历帝身上呀,再不济你给我弄个藩王也行,偏偏穿越到这位倒霉的皇帝身上了。”看着眼前的歪脖子树,他眼前一黑。啥也不用说了,这大明是要亡了!好在他穿越了过来,哪怕是死局,他也能走成活的。胆小怕事从不是他的作风,杀奸臣,除恶人,清换朝臣内部!他:“天大地大,没有朕不敢杀的人!”他:“将士们,随着扩大版图,让这大明,永昌!”...

第26章

我为大明续命三百年是一部让人热血沸腾的小说,故事情节紧凑、扣人心弦。读者们为主角叶轩所展现出的坚韧和勇气所感动。已经连载至第1216章 两手准备,强硬的兵部尚书,总字数已超过2547199字,成为了众多读者心目中的经典之作。

书友评论

历史书写好很难,这本算不错了

看看:火之虎:写的明朝末世,就不会相信现在的历史书了啊!

一件小事罗里罗嗦,没完没了。

章节推荐

第704章 同行者,疑是另一位穿越之人

第705章 打不过就加入,思想碰撞

第706章 大明皇家商号,苏州减赋

第707章 政通人和,驾临南京

第708章 祭奠孝陵,向太祖吐槽

作品阅读


身为臣子,为君分忧,皇帝病重无法处理,难道大臣们不能处理了吗?

砰!

一直面色平淡的崇祯将奏疏拍在龙案之上,暴怒道:“这群狗官,只知道结党营私,争权夺利,丝毫不顾忌百姓死活,这种事情都不上报,

陕西巡抚都是干什么吃的,三边总督、内阁又在做什么?

怒骂了几句后,崇祯慢慢的平复了下来,陷入了沉思之中。

为什么会发生民变,因为吃不饱。

为什么吃不饱,因为苛捐杂税太重,这是表象。

最根本的问题在于,百姓的耕田太少了、产出太少,耕田大部分集中在宗室皇族、士绅手中了。

不将田地给弄出来,朝廷就算是免除一切苛捐杂税,都无济于事。

崇祯这段时间看过户部的记载,北方夏麦秋粟亩产2石,南方稻麦两熟田亩产3石,这么算下来,平均亩产两石半,也就是380斤左右。

而人均不足2亩田地,若是遇到水灾、旱灾、蝗灾等等的,能一日三顿粥都是奢侈,更别提朝廷重税和士绅官吏的层层盘剥了。

解决粮食短缺问题,可以从两方面入手,一是让百姓有更多的田地,产量不够,那就田地地数量来凑。

人均两亩不够,那就三亩、五亩,甚至十亩。

这话说着简单,但真要实施起来,困难无比。

大明两百余年,历经十五帝,也只有洪武和万历年间搞清楚了全国田地的数量,足可见清理田地数量这项工程的难度。

涉及到宗室皇族、士绅地主的利益,必须得掌控强有力的兵权,这样才能防住他们暴动。

分田目前做不到,但他可以引进产量高的作物,例如土豆和红薯。

后世史书记载的很清楚,土豆是万历年间进入大明,而红薯是1593年由陈振龙引入大明王朝的。

“土豆是谁推广的来着?

崇祯皱着眉头努力的回忆着脑海中的资料,回忆了好一会儿,他没有想起来土豆是谁推广的。

“算了,让宋应星来做吧!

崇祯放弃了回想,直接点名了。

他本来是想等掌握了兵权后,搞到钱和田地后再让二人来的,但没想到现在被逼着提前让二人来了。

“皇爷,奴婢记得京官中,没有叫宋应星的人!

听王承恩低声回应,崇祯笑了笑,没有解释。

若是连王承恩都听说过这二人,那才叫是奇了怪了。

这二人在大明王朝可能不太响亮,可在后世那可是响当当的存在。

宋应星编写的《天工开物》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。

而陈振龙则是中国引种红薯第一人,为缓解当时国人的温饱作出了杰出的贡献,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。

“让李若涟进来!

片刻后,李若涟就进来了。

“李若涟,你安排两队人马,去江西奉新县找一个叫宋应星的人,此人应该是位举人,

另外去福州府长乐县找一个叫陈振龙的人,此人中过秀才,后来弃儒从商了。

“去的时候,都客气一些,这二人用的好,能影响大明的国运,务必安全的护送到北京。

崇祯重点的嘱咐了一下。

这让王承恩、方正化、李若涟三人心神如遭雷击,他们从未见皇帝如此郑重的嘱咐一件事情,连去忠州宣秦良玉都没有如此待遇。

李若涟迟疑了一下,道:“陛下,如此重要,臣想亲自去一趟,确保万无一失。

小说《我为大明续命三百年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为您推荐

小说标签